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
奋力打造全国一流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浙江国资国企助力山区26县共富的思路与举措

2024-07-03 13:24


文 / 毛利豪 邹刚 吴建军
没有山区26县的富裕,就没有全省的共同富裕。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必须勇挑重担、先行示范。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浙江国资国企实际,研究提出与山区26县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思路与重要举措。
清醒认识“不足之处”
近年来,浙江国资国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山区26县特色优势资源,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重要民生领域,打造了一批示范性项目,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样板,在助力山区26县走“生态优先、内生发展”之路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对标国资国企助力共富“主力军”要求,在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思维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转。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对山区26县长期以来形成的劣势条件认识上,对新形势新机遇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以交通为例,随着浙江高铁高速网络加密、通村公路提标,许多偏远地区已经纳入大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区位发展条件实现重构。此外,助力山区26县共富是一个长期过程,项目建设和市场培育试错成本较高,而企业短期保增长指标压力又很大,担心项目不能盈利甚至亏损,导致不愿投或者不敢多投。产业投资强度略显不够。在过去5年中,省属国企投资山区26县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类、市政公共类以及部分中小体量的三产服务类。在产业链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制造类、大型产业类项目相对缺乏,难以带动上下游行业,打造形成产业链生态。同时,限于许多山区县特色产业生态尚未形成,适合省属国企投资的项目相对较少。例如,有的企业主业是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山区26县可投资标的企业相对偏少,增加了支持难度。各方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调研发现,省属企业在山区26县寻求投资合作时,与多方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首先是来自外部市场主体的竞争。例如,在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资源分配时,有来自央企、国内领先企业的竞争。其次是来自当地合作主体的竞争。合作双方都倾向于争取项目公司的控股权,以此实现财务并表,做大自身资产规模。另外,与地方政府存在目标分歧。在一些项目实践中,地方希望项目投资强度大、面貌好档次高、就业税收贡献大,而企业需考虑资金回报率、投资回收期和人均产出水平。地方国企难以成为有实力的合作方。近年来,各地通过政府赋能注资、项目建设形成、存量盘活导入、价值重构提升等方式,推动了国资规模总量快速提升。与发达地区
相比,山区地方国企存在资产规模不大、总量偏小、盈利能力普遍不强;业务主要以政府性项目为主,营收、利润、现金流与资产规模也不匹配;部分企业管理模式行政化色彩浓厚,还承担较多的部门职能,走向市场谋求转型的动力不足。

处理好“四对关系”
全面和重点的关系。《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加快在集体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质、绿色低碳、农村集成改革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国资国企应在全面完成好集体经济薄弱村“削薄”任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现局部带动全局的效果。效益和公益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第一要务是经营与纳税,担好“主体责任”。国资国企既要合理获取项目的效益回报,培育长期发展后劲,促进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突出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依托自身优势和技术能力,拿出更多精力投向社会普惠事业,为山区26县赋能。主导和配合的关系。推动山区26县共富,在充分发挥有关市和山区26县地方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省级单位、省属企业、金融机构、省属高校等各主体的协同作用。省属国企应根据投资项目性质,合理区分同一项目不同环节以及行政性和经济性行为等,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着眼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加强与地方规划衔接,改造升级一些与助力山区26县共富不相协调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建立持续投入机制,着力平衡好短期效率与长期持续的关系,促进企业和地方“同频共振”。
思路与举措
省属国企产业覆盖面广,在各自领域发展优势明显,与山区26县经济既有明显的互补性,也有梯度差。要通过省地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深挖地方绿色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为企业产业触角延伸寻立足点,为撬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点,彰显省级国企服务共同富裕的担当。突出“三个强化”,牢牢把助力山区26县共富责任扛在肩上。强化“大国资、一盘棋”价值理念,切实把合力推动山区26县共富作为履行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的重点举措。强化“根据地”意识,深刻认识到助力山区26县共富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目标,建立持续投入机制,平衡好企业即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强化项目合作,建立省属国企在山区26县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引导机制。扭住“三个重点”,全力把助力山区26县共富落到实处。以牵引型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支持引导省属企业加强交通、能源、环保、社会事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快补齐山区26县基础设施短板。以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提升发展为重点促进税源扩大,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以股份合作等形式,共同开展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将贸易、类金融、财富管理等需所在地政策支持较小的新设企业注册在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以匹配性产业导入为重点拓宽“两山”转换途径,推动农业规模种植基地市场化运作,拓宽山区农副产品销售
渠道,促进特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两项机制”,全力把助力山区26县共富引向深入。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探索省市县区域一体化共投共建共赢合作新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灵活运
用联合开发、管理输出、交叉持股等方式整合市县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市场化推动山区建设”新模式,推动设立省属企业主导、地方参与、民企入股的山区建设投融资运营管理平台,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家政策性银行支持,盘活山区土地、山林、房屋等资源要素。拓展“三项能力”,助力山区26县国资国企做大做强。提升地方国资国企投融资能力,借助国改基金专业化优势,探索与区域国资共同设立区域基金、联合投资区域重大项目,加大对山区26县国资国企担保增信力度。提升地方国资国企市场化能力,在国企混改、统一监管、存量盘活等方面加强技术支持,探索省属企业和地方国企“联合出海”,带动地方国企在市场化竞争中加快成长。提升地方国资国企人才支持能力,加大省属企业所属院校师资、课程、平台等资源的输出力度,推动省属企业和山区26县国资国企探索开展挂职锻炼。
(作者单位: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关注农发集团

深耕粮农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省农发集团微信公众号

省农发集团微信公众号

粮食集团微信公众号

粮食集团微信公众号

绿农集团微信公众号

绿农集团微信公众号

新农都公司微信公众号

新农都公司微信公众号

农都公司微信公众号

农都公司微信公众号

实业公司微信公众号

实业公司微信公众号

乡投集团微信公众号

乡投集团微信公众号

产业投资集团微信公众号

产业投资集团微信公众号

种业集团微信公众号

种业集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24 ©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  董事长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